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表示,如果可再生能源成為新冠疫情之后的復蘇的核心,那么至2050年,全球可以解鎖上萬億美元資金。全球GDP增長會獲得推動并會創(chuàng)造數百萬個新就業(yè)崗位。
IRENA在一份新報告中指出,經濟學家預測稱,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的碾壓會導致嚴重衰退,而太陽能、儲能和其他技術的繁榮“物超所值”,有助全球扭轉這一衰退局面。
今天公布的分析報告表示,2016年-2050年,預計“以可再生能源為基礎的能源轉型”共需高達130萬億美元的投資金額,高于目前計劃的95萬億美元。 IRENA認為,每花掉1美元,全球就能收回3-8美元。
IRENA表示,與現行政策相比,如果為綠色能源、能效、電氣化和其他領域提供的資金可以達到建議的水平,那么至2050年,全球經濟將因此增長2.4%,至世紀中葉,全球GDP可增加98萬億美元。
IRENA認為,收益不僅局限于經濟范疇。受益于可再生能源的推動,至2050年,其所定義的“福利”(經濟、環(huán)境和社會)會增長13.5%,二氧化碳排放量會減少70%,空氣質量和健康狀況會得到改善。
IRENA總干事Francisco La Camera表示,“這場危機暴露了當前系統的深層隱患。通過加快可再生能源發(fā)展,使能源轉型成為全面復蘇的有機組成部分,各國政府可以實現多重經濟目標和社會目標,致力于打造富有彈性、兼容并包的未來。“
全球關注可再生能源主導的經濟形態(tài),太陽能、儲能成焦點
IRENA倡導的轉型涉及五個領域的全面變革:能源系統電氣化;由儲能支持的、靈活的可再生能源;傳統綠色能源(如水電);綠色氫能和創(chuàng)新。
為了盡可能實現IRENA承諾的經濟、環(huán)境和社會效益,至2050年,全球需大幅提高(見下文)可再生能源發(fā)電份額。當前政策正在推動這一份額的增長。
所需的綠色能源比率在不同地區(qū)之間有所不同,撒哈拉以南非洲為95%,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qū)93%、東亞90%、歐盟86%、北美85%,中東和北部非洲53%。
在所有可再生能源中,太陽能的發(fā)展對于實現IRENA的 2050年愿景至關重要。這項技術的裝機容量需要從2019年582GW的全球預估值飆升至2050年的8.82TW,超過風電(624GW-6.04TW)和水電(1.18TW-1.8TW)。
通過儲能獲得靈活性是IRENA能源轉型的另一基石。至世紀中葉,全球固定式系統必須達到9000GWh(高于2019年的30GWh預期),此外還有逾14000GWh電動汽車電池(此前預期為200GWh)。
可再生能源、太陽能、儲能:全球正在往何處去,又需要往何處去?
受阻聯邦政府,美國太陽能困境成為關注中心
新冠疫情將全球經濟推向衰退邊緣,要求復蘇綠色能源的呼聲日漸。由于被歸為必不可少的行業(yè),太陽能行業(yè)獲得了一定的保護,但也感到了封鎖措施的影響。
關閉的工廠和滯留的工人所帶來的影響可能在美國最為明顯。太陽能行業(yè)被排除在美國迄今為止規(guī)模最大的聯邦新冠疫情援助計劃之外。此后,業(yè)內企業(yè)大量工作崗位流失,發(fā)展前景黯淡。
根據IRENA的新路線圖,對綠色能源的投資可以為其他地區(qū)的就業(yè)增長奠定基礎。如果投資可以達到提議的規(guī)模,那么2050年之前會創(chuàng)造1630萬個額外可再生能源工作崗位,此外還會在更廣泛的能源領域創(chuàng)造1330萬個工作崗位,在其他領域創(chuàng)造650萬個工作崗位。
IRENA認為,至205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行業(yè)從業(yè)人數將達到近4200萬人,太陽能行業(yè)會再次成為主導。至2050年,太陽能行業(yè)的就業(yè)人數逼近1900萬,其次是生物質能(1400萬)、風能(600萬)和水電(270萬)。
IRENA在一份新報告中指出,經濟學家預測稱,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的碾壓會導致嚴重衰退,而太陽能、儲能和其他技術的繁榮“物超所值”,有助全球扭轉這一衰退局面。
今天公布的分析報告表示,2016年-2050年,預計“以可再生能源為基礎的能源轉型”共需高達130萬億美元的投資金額,高于目前計劃的95萬億美元。 IRENA認為,每花掉1美元,全球就能收回3-8美元。
IRENA表示,與現行政策相比,如果為綠色能源、能效、電氣化和其他領域提供的資金可以達到建議的水平,那么至2050年,全球經濟將因此增長2.4%,至世紀中葉,全球GDP可增加98萬億美元。
IRENA認為,收益不僅局限于經濟范疇。受益于可再生能源的推動,至2050年,其所定義的“福利”(經濟、環(huán)境和社會)會增長13.5%,二氧化碳排放量會減少70%,空氣質量和健康狀況會得到改善。
IRENA總干事Francisco La Camera表示,“這場危機暴露了當前系統的深層隱患。通過加快可再生能源發(fā)展,使能源轉型成為全面復蘇的有機組成部分,各國政府可以實現多重經濟目標和社會目標,致力于打造富有彈性、兼容并包的未來。“
全球關注可再生能源主導的經濟形態(tài),太陽能、儲能成焦點
IRENA倡導的轉型涉及五個領域的全面變革:能源系統電氣化;由儲能支持的、靈活的可再生能源;傳統綠色能源(如水電);綠色氫能和創(chuàng)新。
為了盡可能實現IRENA承諾的經濟、環(huán)境和社會效益,至2050年,全球需大幅提高(見下文)可再生能源發(fā)電份額。當前政策正在推動這一份額的增長。
所需的綠色能源比率在不同地區(qū)之間有所不同,撒哈拉以南非洲為95%,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qū)93%、東亞90%、歐盟86%、北美85%,中東和北部非洲53%。
在所有可再生能源中,太陽能的發(fā)展對于實現IRENA的 2050年愿景至關重要。這項技術的裝機容量需要從2019年582GW的全球預估值飆升至2050年的8.82TW,超過風電(624GW-6.04TW)和水電(1.18TW-1.8TW)。
通過儲能獲得靈活性是IRENA能源轉型的另一基石。至世紀中葉,全球固定式系統必須達到9000GWh(高于2019年的30GWh預期),此外還有逾14000GWh電動汽車電池(此前預期為200GWh)。
可再生能源、太陽能、儲能:全球正在往何處去,又需要往何處去?

受阻聯邦政府,美國太陽能困境成為關注中心
新冠疫情將全球經濟推向衰退邊緣,要求復蘇綠色能源的呼聲日漸。由于被歸為必不可少的行業(yè),太陽能行業(yè)獲得了一定的保護,但也感到了封鎖措施的影響。
關閉的工廠和滯留的工人所帶來的影響可能在美國最為明顯。太陽能行業(yè)被排除在美國迄今為止規(guī)模最大的聯邦新冠疫情援助計劃之外。此后,業(yè)內企業(yè)大量工作崗位流失,發(fā)展前景黯淡。
根據IRENA的新路線圖,對綠色能源的投資可以為其他地區(qū)的就業(yè)增長奠定基礎。如果投資可以達到提議的規(guī)模,那么2050年之前會創(chuàng)造1630萬個額外可再生能源工作崗位,此外還會在更廣泛的能源領域創(chuàng)造1330萬個工作崗位,在其他領域創(chuàng)造650萬個工作崗位。
IRENA認為,至205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行業(yè)從業(yè)人數將達到近4200萬人,太陽能行業(yè)會再次成為主導。至2050年,太陽能行業(yè)的就業(yè)人數逼近1900萬,其次是生物質能(1400萬)、風能(600萬)和水電(27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