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油價網近日報道稱,歐洲的能源短缺狀況從根本上重塑了全球地緣政治格局,該地區(qū)的能源價格失控給世界大部分地區(qū)帶來了毀滅性的連鎖反應。歐盟去年一直在努力減少對俄羅斯天然氣進口的依賴。雖然歐洲的能源短缺狀況表明需要貿易伙伴和能源形式更多樣化,但有些國家卻在減少能源來源的選擇。德國國際與安全事務研究所最近發(fā)布報告稱,“劃定勢力范圍,評估供應商和國家的可靠性和可信度是當今的潮流”。
此外,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將國內生產置于自由市場貿易之上,這些政策包括美國的通貨膨脹削減法案和歐盟的關鍵原材料法案。關鍵原材料法案本身就是對通貨膨脹削減法案的一種反應,歐盟認為通貨膨脹削減法案對美歐外交關系略有敵意。致力于推動綠色經濟的國際媒體機構GreenBiz報道稱,“雖然許多人可能很高興看到美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采取帶頭行動,但通貨膨脹削減法案引發(fā)了歐盟官員之間的辯論,認為該法案旨在使美國的氣候技術制造商受益”。為激勵本地綠色能源供應商,關鍵原材料法案提供了類似的框架,而新提出的凈零工業(yè)法案將限制中國的進口。
現在,歐洲太陽能公司正在譴責這種做法,稱歐盟限制中國進口的提議只會使綠色能源轉型更困難和更昂貴。凈零工業(yè)法案規(guī)定,如果企業(yè)從占歐盟市場份額超過65%的國家采購產品,政府就必須減少對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投資。這意味著,凈零工業(yè)法案將從本質上處罰太陽能產業(yè),因為其沒有使供應多樣化。
歐洲太陽能產業(yè)去年實現了24%的產量激增,在拯救歐盟經濟的過程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現在,該產業(yè)可能因這種增長而受到處罰,因為這一顯著成果是中國太陽能電池板進口增長兩倍多的結果。簡單來說,該產業(yè)還沒有準備好擺脫對中國太陽能電池板的依賴。凈零工業(yè)法案受到嚴厲的批評,因為其在能源轉型啟動之際,減少了對太陽能產業(yè)擴張的激勵。(李 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