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_吃奶摸下激烈床震视频试看_亚洲狠狠做深爱婷婷影院_青草视频在线播放_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天堂

世紀新能源網-新能源行業(yè)媒體領跑者,聚焦光伏、儲能、風電、氫能行業(yè)。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

光伏扶貧"靈璧模式": 不改變土地性質、土壤結構和耕作方式,點燃脫貧希望

   2017-09-20 中國能源報15160
核心提示:安徽省靈璧縣是國家級貧困縣,是光伏點燃了這里脫貧的希望。靈璧縣葉廟村村主任葉振山日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實施光伏
安徽省靈璧縣是國家級貧困縣,是光伏點燃了這里脫貧的希望。

靈璧縣葉廟村村主任葉振山日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通過實施“光伏農場”,預計每戶貧困戶每年可增收3000多元。

去年以來,靈璧縣與中利集團合作“貧困村光伏農場”項目,通過幫助貧困村建設光伏農場,創(chuàng)新高效農業(yè)特色種植,有力推進了一二三產業(yè)融合發(fā)展,讓扶貧對象以勞動參與、土地入股等形式獲得工資和紅利,實現由“輸血”到“造血”的轉變,確保貧困村實現穩(wěn)定收益,從而精準脫貧。

變“輸血”為“造血”

中利集團在靈璧縣實施的包縣脫貧工程,目前已建成并網發(fā)電的容量為3.5MW,完成了7個貧困村的多村聯建光伏農場項目。靈璧縣共有73個國家建檔立卡貧困村,按照規(guī)劃目標,中利集團計劃為每個貧困村建設“0.5MW光伏+農業(yè)”脫貧項目,共建設36.5MW村級光伏電站。

中利集團董事長王柏興告訴記者:“輸血扶貧只能解決一時。中利的扶貧模式是發(fā)起成立了100億元光伏扶貧基金,為沒有投資實力的貧困縣借入20%的資本金,銀行可以提供80%的扶貧貸款,讓貧困地區(qū)擁有自己的光伏電站和特色農場,幫助貧困村發(fā)展特色農業(yè)。目前這種扶貧模式已經形成了完整的運作方式。”

據介紹,與傳統的農光互補或集中扶貧電站相比,“靈璧模式”的特點正在于農業(yè):不改變土地性質、不改變土壤結構、不改變基本耕作方式。通過光伏+農業(yè)+就業(yè)的模式,可實現三大疊加收益。

“同時實現了九大技術創(chuàng)新,以土地綜合利用率創(chuàng)新為例,傳統光伏電站項目100MW占地3000畝以上,光伏農場項目只需2000畝以內,節(jié)約土地40%以上。”中利集團騰暉光伏技術有限公司國內戰(zhàn)略發(fā)展部總裁陳杰表示。

9月1日在安徽省靈璧縣舉辦的光伏農業(yè)精準扶貧發(fā)展論壇上,數十個貧困縣的負責人與中利集團簽署了包縣脫貧的合作協議,希望通過“光伏農場”的項目,增加貧困群眾收入,徹底解決脫貧攻堅的難題。

三農研究專家、中國農業(yè)大學原校長柯炳生表示,靈璧縣與中利集團合作建設的“光伏農場”項目,大幅提高了土地綜合利用率和農業(yè)產值,創(chuàng)新了“光伏+農業(yè)”疊加收益的扶貧模式。但他同時提醒說,光伏農業(yè)要以農業(yè)為出發(fā)點,不能損害農業(yè),而是要促進農業(yè)生產,同時要開發(fā)出基于不同環(huán)境條件的不同模式。

土地和資金難題待解

在王柏興看來,目前全國的光伏扶貧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是兩方面:

一是土地問題,根據現行政策,建設光伏發(fā)電項目只能在荒山荒地等未利用地上進行,一般農用地面臨土地成本過高的問題,基本農田則更是不可觸碰的紅線,特別是在中東部地區(qū)目前很多農村根本找不到未利用的土地,在這種情況下建設光伏電站、進行光伏扶貧面臨很大困難,希望國家在光伏扶貧電站建設的土地政策方面能有所突破。

二是資金問題,目前光伏扶貧電站的建設資金,主要依靠政策性銀行的貸款,光伏電站前期的發(fā)電收益,有相當一部分要用于銀行貸款的還本付息,這無疑會減少最終用于扶貧的收益,使扶貧效果大打折扣,希望國家能有部分的專項資金可用于光伏扶貧電站的建設,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光伏扶貧的收益。

記者了解到,中利集團在靈璧縣建設的貧困村光伏農場項目,光伏發(fā)電電價是0.85元/千瓦時,電價享受的是國家能源局關于光伏發(fā)電上網標桿電價三類資源地區(qū)的政策。扶貧光伏電站建成后,既可以根據協議約定,由中利集團的專業(yè)團隊進行運維,由貧困村承擔運維成本;也可以由貧困村自己聘請第三方運維團隊進行運維管理。

據介紹,靈璧縣的光伏扶貧電站收益,由村集體統一進行分配,一部分用于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收益分配,另一部分用于村集體的公益事業(yè)。中利集團作為光伏扶貧電站的建設方,主要是通過EPC的方式,獲取部分利潤。

“從現有情況來看,由于國家扶貧貸款沒有到位,故扶貧電站全部是由中利集團通過全額墊資的形式來投建,并沒有實現利潤和收益。目前這種模式對企業(yè)的資金壓力非常大,希望得到國家關于光伏扶貧方面土地和資金等政策的支持,否則難以持續(xù)。”王柏興認為。

標準制定箭在弦上

國務院原參事、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原理事長石定寰認為,無論是光伏扶貧還是光伏農業(yè),都需要因地制宜,不能一哄而起,要通過試點示范取得經驗,要形成標準,同時避免質量問題。

據了解,目前,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國家標準還在研討制定過程中,在相關國家標準還未正式出臺的情況下,有不少扶貧光伏電站的建設過程中,存在冠扶貧之名,行集中電站建設之實的情況,也有部分扶貧電站在建設之前未進行充分的設計和研討,在電站建成后改變了土地原有的性質和土壤結構,也改變了土地原有的耕作方式,這些亂象都與國家有關的能源政策和農業(yè)政策相違背。

陳杰告訴記者,中利集團參與了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國家標準制定工作,并結合中利集團近幾年對于貧困村光伏農場項目的建設實踐,提出了兩大理念和訴求:一是“不改變土地原有性質,根據當地條件,因地制宜,采用農光互補等形式形成疊加收益”的理念;二是提出了“多村聯建、統一管理、分村受益”的村級光伏電站建設管理模式,并提請寫入國家標準。

在中國扶貧志愿服務促進會項目部副主任田麗敏看來,產業(yè)扶貧是脫貧攻堅的重點,光伏扶貧則是產業(yè)扶貧的重中之重。光伏扶貧盤活了貧困村閑置資產,帶來了資產性收益,既發(fā)展了新能源又實現了扶貧。但是,光伏扶貧不能僅僅依靠一兩家企業(yè),而是要通過產業(yè)抱團實現,正如靈璧光伏農場帶動了德青源等相關企業(yè)進駐。

有農戶告訴記者,光伏電站不僅要建起來,還要保障20多年長期穩(wěn)定的運行,這必須有質量作保障,因此,只有盡快出臺相關的國家標準,才能切實保障農戶的持續(xù)收益,從而幫助他們真正實現脫貧。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2024第二屆中國BIPV產業(yè)領跑者論壇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