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_吃奶摸下激烈床震视频试看_亚洲狠狠做深爱婷婷影院_青草视频在线播放_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天堂

世紀新能源網-新能源行業(yè)媒體領跑者,聚焦光伏、儲能、風電、氫能行業(yè)。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

消息稱光伏新政6月30日前推出 補貼不到位因“缺錢”

   2013-06-04 《財經》18290
核心提示:一拖再拖的光伏新政應當會在上半年出臺,電價和補貼標準將有適當提升。痛失歐洲市場后,這成為中國光伏組件商堤外損失堤內補的希望。
一拖再拖的光伏新政應當會在上半年出臺,電價和補貼標準將有適當提升。痛失歐洲市場后,這成為中國光伏組件商“堤外損失堤內補”的希望。

“去年10月就說新政要出臺,年初的時候說今年4月肯定會推出,這都快6月了,還沒有出臺!”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談及光伏新政出臺時間一拖再拖,語調激動。

中國光伏產業(yè)面臨的內外壓力在不斷加大。6月,歐盟對華光伏產品“雙反”初裁結果將出,業(yè)內態(tài)度悲觀,擔心本就艱難的光伏產業(yè)因此雪上加霜,由此對中國光伏新政的期盼更加熱切。

根據3月國家發(fā)改委發(fā)布的《關于完善光伏發(fā)電電價政策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新政將涉及光伏的標桿電價以及分布式光伏的補貼問題。尤其是后者,一旦補貼到位,商業(yè)模式合理,中國東部的大片廠房屋頂都是分布式光伏的市場所在。發(fā)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胡潤青稱,中國屋頂光伏的安裝潛力可達4億千瓦以上。

然而,《征求意見稿》下發(fā)兩月,光伏電價政策遲遲沒有下文。該文的標桿電價和補貼標準已讓業(yè)內十分不滿,加之歐盟“雙反”壓力,全行業(yè)被陰霾籠罩。

近期記者通過多個渠道了解到,光伏新政推出的時間,應當不會晚于今年6月30日,電價和補貼標準將有適當提升。

組件商已失歐洲

新政遲遲無法出臺,光伏組件商最受傷。5月24日,歐盟成員國對華光伏產品征收反傾銷關稅的建議案進行了投票表決,結果將于6月6日產生。

此前,歐盟貿易委員德古赫特(KareldeGucht)已向歐委會提交建議案,建議對中國輸歐光伏產品征收反傾銷關稅,計劃從6月6日起征收平均稅率為47%的臨時性關稅。

5月27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表態(tài),反對歐盟貿易委員會對華“雙反”調查。同一時刻,中國商務部部長高虎城也表態(tài)“將毫不猶豫地維護中國光伏企業(yè)的合法權益”。

這一切,都被國內媒體解讀為“雙反”可能出現轉機的信號。不過,高鵬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王磊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多次強調,“不要有任何幻想!”通過歐盟成員國最后投票來否決開征反傾銷稅的先例非常少,“十不及一”。

王磊提醒,默克爾的表態(tài)“完全是一個外交辭令,不能用國內的思維模式來推測歐盟的反應。歐盟司法獨立,法律程序一旦啟動,政府不可能干預”。若想有變,唯有原告撤訴。

根據歐盟貿易委員會的規(guī)則,如果投反對票的成員國少于15個,那么歐委會將會在6月6日起對中國輸歐太陽能產品征收臨時性關稅。據國內媒體報道,在5月24日的投票中,德國、英國、荷蘭、瑞典等18個國家投了反對票。此外,法國、意大利、葡萄牙、立陶宛四國選擇站在歐委會一邊,而波蘭、西班牙、奧地利、羅馬尼亞、拉脫維亞五國選擇了棄權。

業(yè)內認為,即使征收47%關稅建議案被否,施加懲罰性關稅仍無法避免。

國內光伏企業(yè)反應激烈,英利綠色能源(NYSE:YGE)、阿特斯(NASDAQ:CSIQ)、天合光能(NYSE:TSL)紛紛在廠區(qū)舉牌抗議示威。

英利一位高管告訴《財經》記者,中國組件商最多只能承擔10%的稅率,如果最后確定征收47%的關稅,將是無法承受的成本,意味著失去歐洲。

“歐洲比較注重產業(yè)的生態(tài)系統,所以長久以來作為太陽能市場的重要區(qū)域有其必然性。在光伏組件領域,2010年歐洲占全球市場70%,2012年也占到40%-50%,今年不會低于30%。在供大于求的背景下,中國企業(yè)突然少掉30%的市場,影響還是很大的。”晶科能源(NYSE:JKS)董事長李仙德表示。

晶科能源全球品牌總監(jiān)錢晶表示,如果真的征收高額關稅,沒有一家中國光伏企業(yè)能消化這一塊成本,“我們能做的就是轉嫁給歐洲消費者和歐盟各國政府,這無疑損害了歐洲消費者的利益”,將對歐洲清潔能源市場帶來負面影響。

與大部分中國光伏組件商一樣,晶科歐洲市場一直占比很大,2012年約占40%。“但我們今年的歐洲市場出貨量占全球出貨量不超過20%,從6月開始,我們不會再往歐洲出貨了”。李仙德稱。

全球出貨量第一的英利銷售部高管也向《財經》記者表示,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包括非洲一些新興國家,都是英利的目標市場。“你可以看我們的財報,現在我們的出貨量應該有超過四成還是歐洲,但這是上半年的情況;下半年我們的單子,會陸續(xù)轉到那些國家。”

在新興市場中,中國的市場容量最大,也是組件商最便捷和最現實的選擇。

因此,中國政府盡快發(fā)布光伏新政,已成全行業(yè)的共同訴求。上述英利高管稱,希望國內市場盡快啟動,以便消化產能。“新政是什么不知道,但我們還是十分期待。”

新政為何難產

據《財經》記者了解,光伏新政陷入僵局的原因主要有三:補貼無法及時到位,行業(yè)利益難以平衡以及部委間的權力博弈。

補貼,是全球光伏產業(yè)發(fā)展的基礎。不過,中國可能并沒有足夠的資金來對光伏發(fā)電站進行補貼。大唐新能源(01798.HK)一人士透露,其公司所投資光伏電站,自2010年10月以來的所有補貼資金仍未到位。“國有企業(yè)現金流充沛,還能扛住,民資沒有這樣的實力,早就退出了。”

補貼無法到位的原因是“缺錢”。國家能源局有官員曾透露,2012年新能源發(fā)電補貼缺口高達200億元,而且這個缺口還在不斷擴大。電價補貼資金匱乏,多源于電價附加征收不力,實際征收量不到五成。

國家發(fā)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則表示,“新的政策已經解決了錢的問題。”根據《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此前由發(fā)改委負責管理的電價附加,將統一劃至財政部。

財政部還掌管著中國補貼新能源發(fā)電的另一筆資金:可再生能源專項發(fā)展資金。這筆資金由國家財政直接撥付,曾用于補貼“金太陽”等屋頂光伏項目。王斯成認為,當電價附加不足時可使用這筆資金來補足。

國家能源局方面亦有此想法,不過財政部一直沒有松口。“財政部這么做是有道理的,電價補貼就應該使用電價附加,從專項資金里要錢沒有道理,這是兩套系統。”孟憲淦說。

爭議的另一重點,是補貼標準,這也是新政延宕至今的另一主因。今年3月的《征求意見稿》在業(yè)內引發(fā)軒然大波,多位受訪業(yè)內人士稱,“原本以為盼來的是曙光,誰知是兜頭一瓢冷水。”

《征求意見稿》規(guī)定,光照較為充足的一類地區(qū)地面電站,其上網標桿電價為0.75元/度,比現行的1元/度的價格大幅下降。為此,業(yè)主單位紛紛通過各種途徑向決策部門表示反對。五大發(fā)電集團多位人士在受訪時稱,這種電價下,投資光伏電站無利可圖,業(yè)主都會撤退。

《財經》記者獲悉,五大發(fā)電集團均要求大幅提升光伏上網電價標準。其中大唐要求提升至0.95元/度,國電要求提升至0.94元/度。

此外,分布式光伏度電補貼標準也引發(fā)了不滿,自發(fā)自用部分的補貼標準為用電電價加0.35元/度。多位有志投資東部分布式光伏電站的投資者認為,分布式光伏的主要市場在中國東部,但東部光照小時數少,這樣的補貼太低,毫無吸引力。

《征求意見稿》下發(fā)后,收到了業(yè)內各方面的反饋意見,反對聲居多,要求提高補貼的聲音甚盛。但標準究竟提高多少,說法不盡相同。一位接近決策層的人士透露,基層一些反饋意見“屬于漫天要價,無參考價值,但干擾了決策”。

行業(yè)主管部門之間的復雜博弈,也是光伏新政遲遲不能出臺的原因。今年4月,國家能源局相關領域一負責人在一個行業(yè)內部會議上稱,“光伏新政難以出臺,最根本的問題在于管理體制。”

《可再生能源法》規(guī)定,“國務院能源主管部門對全國可再生能源的開發(fā)利用實施統一管理。國務院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可再生能源開發(fā)利用管理工作。”

業(yè)內通常將“能源主管部門”解讀為國家能源局。今年3月,和電監(jiān)會合并的新能源局職能中也有“擬訂能源發(fā)展規(guī)劃、產業(yè)政策并組織實施”這一基本職能。

實際情況是,在光伏新政制定過程中,能源局并未獲得完全主導權。“錢是財政部給的,價格是發(fā)改委定的,這兩項大權別人抓在手里,能源局還有什么話語權?”一位國家能源局官員反問。

多位受訪專家指出,中國目前的能源管理體制中,并未設置一個部門,負責能源相關事宜的統一管理。國家能源局僅為副部級單位,職能有限,承擔不起這個職責,也無法與其他實權部委平起平坐,更無法對能源相關事務進行統一管理;而相關實權部門則缺乏行業(yè)管理經驗,出臺的政策常不能反應行業(yè)內基本訴求,因而陷入往復糾結中?!墩髑笠庖姼濉返某雠_,即為典型案例。

產業(yè)生態(tài)漸變

多方消息源均向《財經》記者證實,延宕多時的光伏新政發(fā)布時間不會晚于6月30日。

此舉除緩解組件商壓力外,更大作用在于將改變行業(yè)格局。此前,專注于大型荒漠光伏電站投資的組件商統治著光伏行業(yè)的利益鏈。但分布式光伏的市場,可能將由小型開發(fā)商唱主角。

自2011年光伏組件產業(yè)陷入寒冬以來,諸多國有電站開發(fā)商獲得了這個產業(yè)內的大多數利潤,西部光伏電站的國有業(yè)主內部收益率高達14%。

但未來分布式光伏發(fā)展過程中,這一格局或被撼動。大唐新能源相關人士向《財經》記者表示,即便政策再好,該公司也不準備涉足分布式光伏電站的投資——這可能代表著絕大多數國有發(fā)電商的態(tài)度。

大唐的擔憂,來自于分布式光伏的諸多不確定性。無論是分布式光伏還是大型地面電站,其全壽命期超過15年,收益率亦是按照這一年限測算。但東部工業(yè)廠房的業(yè)主是否能夠穩(wěn)定地履行合同,是五大發(fā)電集團集體擔憂的。

“如果工廠倒閉,業(yè)主變更怎么辦?工廠拆遷了又怎么辦?”這些疑問均阻礙了大唐投資分布式光伏的步伐。

另有來自其他大型國有發(fā)電集團的人士表達了同樣的觀點,“我們在西部征地,使用權是50年,而且大型電站收益穩(wěn)定,這兩種優(yōu)點,分布式能源都不具備。”

分布式光伏電站較為零散,情況比大型地面電站復雜,國有發(fā)電商不愿意在這方面浪費精力。但也正是這種分散和靈活的特點,可能會催生一些小而靈活的開發(fā)商和服務商。他們與分布式光伏幾乎是天生一對,他們將通過為用戶設計分布式光伏電站系統和提供系統安裝服務獲取利潤。

民生證券首席分析師王海生提醒,投資者應該關注體量較小的電站開發(fā)商,如天華陽光等。他們可能會在未來成為中國光伏市場上的主角。據《財經》記者了解,已有多個小型光伏電站開發(fā)商開始組建專注于分布式光伏電站投資的內部團隊。

發(fā)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胡潤青預測,國內屋頂資源巨大,現有的建筑面積達到614億平方米,屋頂光伏的安裝潛力可達4億千瓦以上。

但胡潤青提醒,應該注意分布式電站開發(fā)商的融資問題。“民營企業(yè)投資光伏電站,最大的問題就是錢從何來。”

終將出臺的光伏新政,或能起到刺激市場的作用,但解決不了所有問題。專注于光伏電站投資的業(yè)內人士劉揚告訴《財經》記者,電站投資是資金密集型行業(yè),10MW的光伏電站投資超過1億元,民營企業(yè)哪來這么多錢?

民企融資難題,可能來源于市場對光伏行業(yè)的認知。國內組件商經營上的糟糕表現,已經拖累了整個光伏行業(yè)。從組件商到下游的電站投資商,整條光伏產業(yè)鏈上所有的銀行融資之路都已被堵死,這在國內已不是秘密。

“商業(yè)銀行一聽到光伏二字就頭疼,不管是賣組件還是投資電站。但實際上投資光伏電站回報穩(wěn)定,和組件制造是兩碼事。”南通強生光電董事長沙曉林表示,他們將致力于從組件商轉型為電站開發(fā)商,“但融資是大問題”。

“光伏電站收益穩(wěn)定,但只有真正現金流充沛的投資者才會選擇持有。”劉揚稱。多位準備投資分布式光伏電站的人士分析稱,即便融資到位,民營開發(fā)商受制于現金流壓力,也會在分布式電站投資建成后,尋求出售電站,變現獲利。

多家國企表態(tài)不會過多涉足分布式光伏電站,接盤者可能是實力強勁的基金,部分電站或會直接金融化,成為銀行理財產品。這些商業(yè)模式在國內尚處于探索中。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2024第二屆中國BIPV產業(yè)領跑者論壇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